新闻公告
首页> 新闻公告> 学院动态

中原科技学院理工学部面向学生与家长推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(第二期)

作者:理工学部
发布时间:2024-04-18
来源:理工学部

121

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,人们的心理健康面临着诸多挑战。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警告,到2030年,抑郁症将成为全球头号致残疾病。而家庭作为每个人最温暖的港湾,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研究发现,家庭支持能降低40%的心理疾病风险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份“家庭心理免疫计划”,为家庭注入强大的心理力量,打造抗挫力满格的家庭战队。

 

一、筑牢心理免疫力的四大支柱

认知弹性是心理免疫力的重要基础。对于学生而言,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,应学会转换思维方式。比如,不要轻易说出“我完蛋了”,而是将其改为“这是个学习机会”,这样能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,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。家长也需要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孩子的错误,认识到错误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,而非不可饶恕的过错,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鼓励。

 

建立稳固的情感支持系统至关重要。家庭成员可以建立一个3 - 5人的“心灵后援团”,成员可以包括家人、朋友、老师等。这些人能在遇到困难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。此外,定期发送“关怀短信”,如“今天你笑起来真好看”,看似简单的话语,却能传递温暖和爱意,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。

 

压力缓冲机制能帮助家庭成员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压力。准备一个家庭应急包,里面放置减压玩具、励志便签、心理咨询热线清单等。当感到压力时,可以通过玩减压玩具、看励志便签来缓解情绪,必要时还能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寻求专业帮助。在家中布置一个“暂停角”,放置懒人沙发、解压绘本等,让家庭成员在感到疲惫或压力大时,有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专属角落。

 

寻找意义感源泉能为家庭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。全家可以一起参与公益活动,如社区服务、环保行动等,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,感受到自己的价值,增强家庭凝聚力。制作“家庭愿景板”,将旅行目标、学习计划等图片贴在上面,让家庭成员对未来充满期待,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。

 

二、家庭心理危机干预指南

考试失利是学生常遇到的情况。当学生考试失利时,首先要允许自己难过1天,这是对负面情绪的合理释放。1天后,要冷静下来分析错题,找出自己的知识漏洞。同时,制作“逆袭计划表”,并邀请父母监督,这样能让自己更有动力和目标。家长在这时要避免说“隔壁小明考了多少”这类比较的话,而应改问“需要请家教吗?”,给予孩子实际的帮助。还可以带孩子吃顿火锅,用美食治愈孩子的心情。

 

亲子冲突在家庭中也时有发生。可以采用三步化解法来解决。第一步是冷静期,当冲突发生时,双方各自回房间做10分钟深呼吸,让情绪冷静下来,避免在冲动时说出伤害彼此的话。第二步是换位陈述,双方都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想法,用“我听到你说……我的感受是……”这样的方式表达,增进彼此的理解。第三步是共识行动,共同制定解决方案,比如共同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等,避免类似冲突再次发生。

三、顺应四季,守护心理健康

春季阳气升发,在饮食上可以选择菊花枸杞茶,它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。在活动方面,全家一起植树,象征着“心灵成长”,让家庭成员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,放松身心。

 

夏季养心静神,莲子百合粥是不错的选择,它能清心安神。傍晚时分,全家一起散步观霞光,并练习正念冥想,有助于缓解夏日的燥热和内心的烦躁。

 

秋季容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,银耳雪梨羹既能润燥,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良情绪。全家一起登高望远,把烦恼写在纸上“放飞”,以一种轻松的方式释放压力。

 

冬季藏精蓄锐,桂圆红枣茶可以补气血。在寒冷的夜晚,全家围炉夜话,分享年度感恩事件,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,让家庭充满温暖。

四、数字时代的心理守护策略

在数字时代,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和资源守护心理健康。腾讯“安心计划”、字节“心晴”等小程序提供免费测评,能让家庭成员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。同时,设置“屏幕使用时间”,避免信息过载带来的焦虑。

 

国家智慧教育平台“心理健康”专栏、哔哩哔哩“心理急救课”系列视频(适合青少年观看)等在线资源也非常丰富。家庭成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学习心理健康知识,提升心理调适能力。

 

家庭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,构建家庭心理免疫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播种心理健康的种子,收获幸福家庭的果实。记住,“最好的教育,是父母活出生命力;最好的成长,是孩子拥有修复力”。